城市趣谈:什么是徐州?兵家必争之地,从汉高祖到徐工集团都能打
发布日期:2025-07-28 04:08 点击次数:148
徐州,位于江苏省北部,地处华北平原南部,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,陇海铁路、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。
徐州面积11765平方公里,是江苏省面积第三大的地级市;2024年末,徐州市常住人口901万人,是江苏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。
在江苏“十三太保”的江湖里,如果苏州是小桥流水的温婉,南京是帝王将相的沉稳,
那徐州就是一拳打出“汉风铁血”的豪横。
别误会,虽然地处苏北,但徐州人有句口头禅:“咱这叫两汉文化核心地带,不是小地方,是中原门户。”
你以为我只会撸串?对不起,我还会打仗、挖汉墓、造飞机、种小麦、搞物流、当交通枢纽。
01 | 政区篇:行政区划像在排兵布阵
打开江苏地图,如果说南京是省会的门面,那徐州就是“省界门将”。
它一脚踹进中原,一脚踩在江淮之间,左手山东煎饼果子,右手安徽臭鳜鱼,头顶河南胡辣汤,身披江苏阳春面,
一身杂糅风味,活脱脱一个“多元混搭型选手”。
徐州下辖5区3县,代管2县级市,标准的“5+3+2”阵型:
△ 鼓楼区:老大哥,市中心核心,文化掌门人。
△ 云龙区:山水颜值担当,旅游C位。
△ 铜山区:地广人多,城乡融合典范。
△ 泉山区:生活全能王,商圈医院一把抓。
△ 贾汪区:老矿主转型先锋,潘安湖水荡起涟漪。
△ 丰县:刘邦故里,帝王气压全场。
△ 沛县:樊哙老家,总裹着一股市井的热辣气。
△ 睢宁县:文艺县中带点工科魂,文化小清新中藏着工业大肌肉。
△ 新沂市:物流交通小霸王,腹地通四方。
△ 邳州市:大蒜界扛把子,一蒜震天下。
02 | 历史篇:从彭城走来的汉风古郡
“汉兴之地”,足够徐州傲视群城。这里是刘邦发迹的地方,项羽定都的地方,韩信被冷落又东山再起的地方,一出《大汉群英传》在这里反复上演,就连《史记》也不好意思不多写几页。
△ 徐州之“徐”,源远流长,早可追溯至彭祖。相传彭祖在此烹制美食、长寿八百,但“彭城”这个名字确实早早出现于《尚书》《左传》之中。
△ 徐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建制,始于秦朝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统一天下后设“郡县制”,徐州一带属泗水郡,辖地范围比今天的徐州小许多。
△ 楚汉时,西楚霸王建都彭城。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设立彭城郡,并长期作为东汉重要行政与军事重镇。这时的“彭城”,是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,汉文化的核心圈。
△ 魏晋南北朝时期,徐州几度更名易主,是中原王朝与江南割据势力拉锯的最前线。这一时期,徐州成了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史书上的“徐州刺史”几乎每一任都带着点火药味。
△ 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全国废郡改州,“彭城郡”改为“徐州”,地名定型。唐代沿用,设徐州刺史、徐州节度使,徐州成为淮北地区的重要军事与财政中心。
△ 宋、金、元都置徐州,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。明代设徐州府,区域逐渐清晰成型。清袭明制,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,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。
△ 民国初期,设“徐海道”,后改“徐州特别市”,地位一度直追省级。1983年起,实行市管县体制,徐州地区撤地设市,演变形成今“5区3县2市”的建制格局。
03 | 文化篇:南北交汇处,文风有点“混血感”
徐州地理上是“东南西北都挨着”,文化上也继承了南腔北调、左派右派,有江南的细腻,也有北方的爽快。
△ 两汉文化的发源地:徐州人常说自己是“汉风第一城”,这不是营销,是祖宗硬撑出来的底气。
△ 楚汉文化的交融地:刘邦的《大风歌》、项羽的《垓下歌》,气势恢宏,楚风汉韵,世代流传。
△ 汉初讽谏诗人韦孟、西汉思想家刘安、西汉散文家刘向、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、南朝小说家刘义庆、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、五代大词人李煜、宋代诗人陈师道都是徐州人。
△ 地方戏种多到数不清,柳琴戏、琴书、梆子、丁丁腔……以为徐州人不会唱戏?人家会的比你手机歌单还多。
04 | 经济篇:曾经靠煤吃饭,变身多面手
徐州曾经靠煤吃饭,靠火车吼,靠大铲车扛GDP。但如今徐州已变身为“能挖掘、会制造、搞新能源、懂物流”多面手。
△ 被称为“中国工程机械之都”,徐工集团你听过没?
△ 能源产业强劲,煤矿、重工都在线运行。
△ 新兴产业也不弱,光伏、电动汽车零部件、高端装备制造加速布局。
△ 电商物流发展迅速,别看我糙,快递我也搞得飞快。
05 | 旅游篇:不抢风头,却处处是戏
来徐州旅游,你可以逛汉墓、登山、绕湖。别错过每一个看起来“不起眼”的小地方,
因为在徐州,最有故事的,往往不在打卡榜第一。
△ 彭祖故里:这位“活了八百岁的老头”是养生界祖宗级人物。
△ 汉文化景区:汉朝“沉浸式体验中心”,一脚踩进去,就穿越回两千年前。
△ 龟山汉墓:西汉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,被誉为 “东方金字塔”。
△ 徐州博物馆:看腻了铜鼎陶俑,这里还有汉画像石、金缕玉衣和“迷你兵马俑”。
△ 云龙湖风景区:市区湖景天花板,边骑车边掉入美景。
△ 潘安湖湿地公园:煤改生态的典范,顺便还能缅怀“潘安比我还帅”。
△ 户部山步行街:徐州的“城市客厅”,青砖灰瓦、小巷曲折,画面复古到不加滤镜都像年代剧。
06 | 美食篇:别说话,先来一锅鸡
徐州能让你在历史与热油之间自由穿梭,既能对着金缕玉衣沉思人生,也能围着一锅鸡吃出眼泪。
△ 地锅鸡:不吃地锅鸡,别说来过徐州;锅要大,鸡要土,火要猛,土豆要粉,饼子要贴锅边。
△ 羊方藏鱼:羊肉挖孔塞鲫鱼,文火慢炖至骨酥肉烂,汤汁乳白鲜甜,传说彭祖为尧帝烹制的养生菜。
△ 霸王别姬:鸡肉和甲鱼肉鲜嫩,汤汁浓郁醇厚。
△ 把子肉: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卤得油亮软糯,入口即化,香而不腻,回味悠长。
△ 烙馍卷菜:徐州版“墨西哥卷饼”,白菜豆角萝卜都能卷,甚至还能卷煎包。
△ 八股油条+辣汤:徐州人的灵魂早餐,别看名字简单粗暴,辣汤可比咖啡提神,比牛奶顶饱。
07 | 徐州是什么?
徐州,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“江苏之北”,
它是汉风的源头,是彭祖的故土,是五代十国的沉浮之地,
更是今天那座既懂历史、也懂制造、还能炖一锅地锅鸡的真实城市。
一城千年,岁月未老;风起徐州,仍正当时。
你可以路过徐州,但请不要错过徐州。
#苏超文化深度漫游#
【相关文章】
城市趣谈:散装江苏,十三太保相爱相杀
城市趣谈:扬州与泰州,到底是父子还是兄弟?
城市趣谈:什么是扬州?不争不抢,却总是被写进诗里
城市趣谈:常州没有存在感?十年寒窗无人问,“苏超”成名天下知
城市趣谈:什么是无锡?无锡从不争C位,但总能抢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