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氪 “新车” 藏猫腻:0公里却被过户,消费者钱花得不明不白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20:45 点击次数:78
你猜怎么着?
有人花20多万买辆全新极氪,
提车时却发现它早被注册过——
仪表盘里程数显示“0公里”,
车辆登记证却写着“转移登记”。
这不是段子。
2025年7月,
贵州车主李伟在社交平台曝光,
他订购的极氪007被强制投保交强险,
销售人员全程隐瞒车辆性质。
更魔幻的是,
这辆车签约方竟是厦门欧行汽车销售公司,
和他签合同的极氪门店毫无关联。
同样遭遇的还有重庆张女士。
她发现新车合格证标注“二手车”,
销售却坚称是“门店直营特惠车”。
当她想退定金时,
对方甩出合同补充条款:
“已知晓车辆性质为过户车”。
极氪官方在7月20日回应:
“这些是折扣销售的展车,
属于正常商业行为。 ”
但消费者不买账——
“展车需要过户给第三方公司吗? ”
“为什么交车时不告知已注册? ”
争议背后藏着更惊人的数据。
《中国证券报》调查发现,
2024年12月极氪在深圳卖出4321台,
厦门销量冲到2767台,
分别环比暴涨377.5%和647.8%。
而两地86%和90%的买家,
都是挂着公司户头的“企业客户”。
二手车商张源点破玄机:
“这些就是业内说的零公里二手车。
厂商先上牌完成销量统计,
再当库存车低价甩给车商。”
他经手的2024款秦L DM-i,
官方定价11.98万,
“零公里版”只要8万出头。
为什么经销商要这么干?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很残酷:
2024年6月库存预警指数56.6%,
比警戒线高出6.6个百分点。
上半年仅27.5%的4S店完成销售目标,
压库的展车成了烫手山芋。
“卖不动的新车放三个月,
电池损耗比开三年还大。 ”
某新能源品牌售后主管透露。
更扎心的是消费者权益——
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没了,
三电系统保修缩水到8年,
连免费充电桩都得自己掏钱。
市场却越来越疯狂。
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中,
上牌不足3个月、里程低于50公里的车,
占比冲到12.7%。
四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.5%。
新能源车更占到六成以上。
保值率崩盘印证着乱象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,
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鸥保值率跌到72.74%,
比去年缩水2.55个百分点。
特斯拉Model Y更惨,
一年保值率从74.92%滑到71.28%。
最触目惊心的是插混和纯电车,
三年车龄保值率仅44%和43.1%,
比半年前又跌了1.5和2.6个百分点。
“新能源车正在加速贬值,
零公里二手车就是导火索。 ”
二手车评估师王明说。
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早就开炮:
“这是行业毒瘤! ”
2025年5月他在内部会议拍桌子,
痛批某些品牌靠左手倒右手刷数据。
工信部终于出手了。
《汽车纵横》杂志披露,
多部门正研究整治方案。
但消费者更关心眼前问题——
广州陈先生买的“特价极氪001”,
充电时发现电池健康度只剩91%。
销售人员两手一摊:
“折扣车不享受电池衰减检测。 ”
张源见过更离谱的操作:
“有厂商专门推出减配版,
比如阉割座椅通风或雷达,
就为把价格压到更低。 ”
他经手过一批去掉自动驾驶模块的车,
比官方价便宜三成。
极氪车主维权群里,
三百多人上传着相似合同——
甲方是厦门建发汽车租赁公司,
乙方才是消费者。
“我们买的是全新私家车,
怎么变成租赁公司转手的二手车? ”
群主林峰发出灵魂质问。
极氪客服标准答复仍在循环:
“展车销售符合法律规定。 ”
但法律条文卡在灰色地带。
《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》规定,
完成注册登记即为二手车。
可当里程表数字无限接近零,
消费者该信法律还是信仪表盘?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叹气:
“主机厂要销量数据,
经销商要厂家返点,
车商要低价货源,
消费者要便宜新车——
所有人都赢了,
除了汽车行业的诚信。 ”
截至2025年7月22日,
极氪专项处理小组联系了部分投诉车主,
提出补偿积分或保养服务。
李伟拒绝了方案:
“我要的是明明白白消费,
不是被当成傻子糊弄。 ”
他的新车还停在车库,
里程表数字定格在“7公里”。
那是开去车管所上牌时跑的。
现在这辆车的性质栏里,
写着刺眼的两个字:
“过户”。
上一篇:4D影院专用橡胶空气减震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