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银行柜员为何辛苦多年却难有高收入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8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“你们要感恩,被养着的。”会议室的灯光冷得刺眼,领导一声不吭地拍出这句,旋即低头刷着PPT,好像什么都没发生。没人吭声,我却感觉空气里鲜明地浮现了一股子嘲讽:原来,辛苦多年,柜台这方阵地,在领导眼里就是个寄生的“酱油岗”。

这样的认知并不罕见。业绩、利润——管理者似乎只认这两样,柜员在他们的算盘上不过是个成本项。我见过不少同事听到“创造价值”四个字的时候,脸上闪过不甘,手指下意识地攥紧抽屉里的密码器。只是,谁都没敢吱声,像是怕一开口,把膝下薄如纸的尊严抖落一地。

刚入行那会儿,我做过最小的储蓄柜员,清楚记得那年过年,整个营业部只有我俩托班守着,客户队伍排到门外,系统卡过三次,水壶早已空了。从早到晚,柜员像陀螺一样原地转,可晚上一清账,确实没有一笔实打实的“利润”进账。可谁记得,除了正常业务外,我们还帮客户纠错、防范风险,甚至化解突发的情绪风暴?每一次硬着头皮收下客户的怒火,咬牙微笑服务,最后却将一名“差点投诉”的客户变成了行业口碑的维护者,这难道只是“伺候人”吗?

我们柜员的确不是印钞机,更不像营销岗能报出一串串炫目的销售数字。但银行的水面下,最深的那道防线,偏偏正是我们这些日复一日点钞、复核、风控的人。去年东南某行出了个大纰漏:文件审核一时疏忽,放贷踩雷,客户损失百万。追查责任,源头是柜员审核被砍掉一环。我们能坐视这一幕,不寒心吗?试问:没有柜员,每天那么多大额资金像流水一样过手,哪家银行敢用生命作担保?这看不见的“亏本业务”,撑住的却是整个系统的地基。

我也见过同行被客户劈头盖脸骂哭,半小时后还能红着眼帮对方找回丢失的钱包。也有人赶上新系统升级,来不及培训,被客户当场怼到哑口无言,隔天却准时归队。柜员是怎样的一群人?说不好,是易碎的玻璃,却也是最坚韧的铁皮。他们不像客户经理“光鲜亮丽”,不常见到领导微笑,奖状往往写着“默默无闻”。

有人讲,跟不上数字化进程的柜员迟早会被淘汰,只有营销和产品部门才能带来银行未来。可是,银行的核心难道只是利润表上的最终数值吗?我想起一位常客的父亲去世,他习惯性地来网点,隔着玻璃笼静静地坐。那天我递过去递过去的一杯热水,简单聊了几句财产继承,最终他哽咽着说:“我没想到银行也有人情味。”营销岗可以拉到一笔业务,却拉不来这种信任和归属感。柜员,是银行和社区、客户、家庭,最直接紧密的那道桥。桥断了,再高的楼也难免坍塌。

改革当然需要,优化不可避免。可如果银行只有经营报表上的利润指标、只剩效率和逻辑,失去了那一抹温情与责任,客户来了还能安顿下心吗?柜员看似“没有利润”,其实每天都在消化风险、安抚情绪、守护品牌——这一切,既无明文在绩效,亦不计入领导的荣耀,只有那句“被养着的”在空中横行。

被忽略,被轻视,被当作拖后腿的成本,大家的委屈不是怕丢饭碗,而是一种深知底层价值被视若无物、任意践踏的无力。管理者短视,不惜自断根基,如果继续把所有基础岗位都视作“寄生者”,那失去稳固根基的银行,迟早会在看不见的裂缝中轰然崩塌。

或许,有些价值,从来就无法用利润来衡量。同事小刘曾笑着问我:“哥,咱们真的一无是处吗?”我说,哪怕没人为你点赞,你每稳稳完成一次风险防控,每接待好一位客户,都在无声地撑起这家银行。利润不等于全部,银行不是只有账面数字。

有的人喜欢抬头看天,幻想大厦平地起,其实更多的安全、信任、敬业,都藏在不起眼的楼梯和地基里。柜员的价值,从来不止是“被养着”——是被需要,也是被忘记的“安全感缔造者”。

我是真想知道,你听到这样的话,会选择默默吞下,还是会勇敢地提出质疑?银行除了利润和效率,还需要什么?这也许才是真正值得所有人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
你呢,怎么看?